合肥中山醫(yī)院微創(chuàng)科電話:0551-64251111QQ:800040120 咨詢在線咨詢
賁門癌手術后一部分病人可出現(xiàn)膽石癥。膽囊的緊張狀態(tài)是由迷走神經支配的結果。賁門癌手術常規(guī)進行淋巴結清掃,切除全部小網膜,手術范圍廣,迷走神經肝支受損使膽囊張力降低,當被動擴張時膽囊容積不斷擴大,膽囊長期呈失張狀態(tài),其收縮功能失常。由于膽囊擴張,膽汁淤積及膽汁成份發(fā)生改變,使具有成石傾向的液態(tài)膽泥形成,又為膽固醇結石的形成造成了有利條件。因此對賁門癌除在手術過程中注意膽囊開口的解剖學糾正外,同時應考慮預防用藥,促使膽囊收縮,不致膽汁淤積,破壞膽泥、膽石形成的生物鏈,如應用外源性膽囊收縮素(CCK)或納洛酮,改善術后膽囊收縮功能。張霖等報道嗎丁啉應用可收到良好的效果。
(1)胃手術后的膽石癥許多學者觀察到胃手術后并發(fā)膽囊結石。其機制可能有以下幾點:
①迷走神經切斷,使膽囊張力降低;
②胃排空加速,大量食物激活CCK細胞,CCK釋放增加了膽汁內膽固醇飽和度;
③胃竇切除,幽門一膽囊反射喪失,抑制膽囊收縮;
④Billroth巨手術曠置十二指腸,使膽囊張力低下;
⑤術后腸粘連機械性抑制膽囊活動,使膽汁引流障礙;
⑥輸入袢的淤滯及伴隨的高壓,引起膽汁淤積及感染;
⑦去神經支配后,內源性鴉片絕對或相對過多,鴉片受體增高,可減少CCK誘導的乙酰膽堿釋放,使膽囊活動減弱;
⑧鎮(zhèn)痛劑的應用。
(2)短腸綜合征與膽石癥因回腸末端切除后膽酸的肝腸循環(huán)被阻斷或小腸內細菌過度繁殖,使之結合膽汁分解缺乏時,膽汁中“膽鹽一卵磷脂一膽固醇”膠粒組成發(fā)生變化,使膽固醇飽和度增加,溶解力下降而形成膽固醇結石。
骨髓移植術后的病人易發(fā)生膽結石。有文獻報道,骨髓移植術后約70%的病人發(fā)生膽結石,這些結石與致石因素無關,如禁飲食、麻醉藥等。美國華盛頓KO—CW的等人檢查了此類結石的化學成分。顯微鏡下缺乏膽固醇單水結晶,所有樣本含有大量的膽紅素鈣結晶,兩個病人含有頭孢曲松結晶。這些膽泥中絕大部分成分是膽紅素鈣和鈣結合蛋白。
以上是關于“哪些手術可引起膽結石”的相關信息,如果您有疑問請立即咨詢
下一篇:怎樣診斷膽囊結石